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邯郸学步

听故事的人会问,学步,不就是学走路吗?那是小婴儿的事,干吗要去邯郸学呢?真是多此一举。说故事的劝您,先别急着打岔。邯郸学步,是古人庄周庄老头,在他的专著《庄子》“秋水”一节中讲的“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”的真事。当然了,您听我说完后,信不信,那就大车拉宝贝——全载(在)你了。

邯郸学步

既然故事扯到了邯郸,自然得给您先磨叨一下这个地方。邯郸这俩字,您若听着陌生的话,不妨翻开中国地图,在河北省的最南头,与晋、豫、鲁三省临边的那座斑驳的古城便是。这座古城,在战国那阵子可了不得,用俩字儿褒美它——辉煌!那可真是七雄之中威声赫赫的赵国的都城,太行东麓南北大道上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!打这条南北通衢过往的行人没有不艳羡它,赞叹它的,全都异口同声地叫它赵王城。但见此城城高墙厚,滔滔滏阳河似玉带缠腰,拱卫着鳞次栉比的赵王宫室殿群,矗立于突兀宏展的夯基龙台之上,仿佛西向挥手在与太行峰峦争胜;特别是城南高耸入云、数台相衔欲飞的武灵丛台,更是吸引得行人远远地驻足翘首,疑似天堂即在眼前……

说起赵国的强盛与风光,就不能不说到赵武灵王的变法革新。赵武灵王是个魁伟英武且心雄四海的国主。他看到赵国地处四围强邻之中,深感国力弱则国运不保,要想强国就必须强军,强军就要图发展、求变化、谋特色,放胆走自己的路。为此他果断颁令。号召举国军民破旧立新,实行拿来主义,效法北疆边地少数民族实用剽悍的尚武习俗,脱长衫,着短衣,大搞胡服骑射运动;而他自己则率先脱去盛装华氅,穿起窄袖短衣,系革带、蹬皮靴,弃战车、跨烈马,驰骋演射。果然榜样的力量无穷,这国之元首一带头,国人是无分贵贱,还真就没个敢调猴的,无不争相竞习,个个全力以赴,很快民勤军勇,国力大增,疆域猛拓,国貌雄展,邯郸城更是日新月异,民风焕然。正如古诗所咏:“名都多妖(妖娆灵秀之意)女,京洛出少年。”正是由于这种成功的变革,致使兄弟民族孔武有力、自由奔放的游牧文化得以融入汉文明之中,才有了赵国的新气象、新风习,文化艺术也烂漫多姿。最显著的就像人们走路,因为衣服短了,不受羁绊,走起路来不仅步履轻盈矫健,易于劳作远足,而且仪态从容,倍显轩昂,在诸侯国中极受瞩目。再如,歌舞娱乐也变得欢快热烈,豪放旷达,被喻为“燕歌赵舞”,名噪当时。就连价值连城的“和氏璧”——羡死各诸侯王的稀世奇珍,都似长了翅膀,也飞到赵国来了。因此,四方文人学士争相前往邯郸,寻求发展。这样一来,就引动了燕国寿陵城的一个“傻”小子。

但见这寿陵小子,人样还算周正,着装也很光鲜,出手又满大方,显然家道不错,一路风风光光到了邯郸。可能是他忘带了护照、身份证什么的,住店时使了些银子,店方也就没那么认真,故而姓字名谁,填的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;也可能是老滑头著名的大作家庄周庄老汉,欲恶搞八卦,揭人隐私,耸视听、逗眼球,想赚高稿酬,又怕侵犯人家的名誉权,惹上官司,就留了一手,没敢讲出实名真姓,只说是“寿陵余子”以搪塞本主。所以,我们视这“寿陵余子”四个字,不妨可以理解为寿陵小伙子中的某一个,大概是个介于成年或尚未成年之间的一个半大小子。总之,这位寿陵余子挺难缠,各色得很,见什么都觉得总是人家的好,自个儿的就跟穿破的旧鞋——不能提。因此,他干啥都先要瞧瞧人家,老想着跟人家学。邻居家养只猫,他瞅着就像是头猛虎,威风!隔壁儿喂了只公鸡,他怎么看都觉着似凤凰,富态!结果他嫉妒得不行,到了儿弄了一大群猫,买了满院子大公鸡,闹得家里猫窜鸡啼,吵得爹娘不得安宁。这还不说,就说穿衣戴帽吧,他见男人披肩扎带的蛮精神,也学着装扮起来;又见女人艳服丽裙更亮眼,忙不迭做一套穿将起来;瞧小孩子戴个虎头帽怪喜兴,也弄一顶扣脑袋瓜子上;又瞅老头拄根拐杖摇摇摆摆的挺有趣儿,就变方儿淘换来一根,拄着满世界晃荡……结果越捯饬越不成个人样儿,可他自己却像猢狲捡个草帽戴——美得不行呐!

如今,寿陵余子终于走进了超乎自己想象的梦幻般的邯郸城,住的又是星级大酒店,心里那个恣儿呀,真可说是小刀拉屁股——开大眼了!一想到自家住的那个弹丸大的寿陵城,跟这邯郸一比,简直是萤火虫拜月亮,可怜那点儿光哟!现在他是真服气了,难怪他开party时,酒肉哥们儿能耐梗讥笑他:“在寿陵你狂,可井底蛤蟆又见过多大的天?你没听说,咱南边赵国赵王城邯郸,那才叫阔!一百个寿陵也抵不了人家一个城旮旯大。不说那里房子盖得顶了天,就说那街道,听说都是里许宽,平得跟镜面儿一样。人走在上面,那叫一个好看,比跳舞还精神!”一听说走路比跳舞还好看、还精神,这可叫寿陵余子真动了心,他心说:人要有派,走路得帅。俺要是学会了邯郸人舞蹈样儿精神的走路法,凭俺这亮盘子、俊身板,再回来,怎么着也算个海归呢!到那时咱街头一亮相,走两步,不说在燕国拔头份儿,在寿陵肯定是精英头一号……心志一决,去意即定,寿陵余子不管爹妈怎样舍不得宝贝儿子留学远游,他们说啥他都这耳朵进那耳朵出,临了,使了些手段,从老子的“有限公司”里弄出笔钱,踏上了异国学步之路……

在邯郸,寿陵余子好吃好喝好玩地很享受了一阵子,自然也不会忘了自己此行的终极大目标——学步!为了学步,寿陵余子还真不含糊,一根筋通到底,那工夫下的!首先,他找了个可心的地方,在离胜境丛台里许远的波光粼粼的沁河石拱桥头,一株硕大的绿柳树阴下扎住脚;随后,置办了防雨帐篷和足够的酒水及方便食品。面对傍河平行伸展的繁华市街,寿陵余子只恨爹妈没生得他像二郎神多长一只眼,害得他脑袋跟拨浪鼓似的,追着桥上如鲫的行人,街面沸腾的人潮,摇来摆去,瞅得他头晕眼花,颈项生疼,两三天没敢动窝儿,愣没找到一个标准的学步模特。要说寿陵余子就是好样的,人家脑袋可不是榆木疙瘩,没等下锛凿就开了窍儿。他觉得虽然人流熙攘,穿行如梭,可人们行走往来上下有序,左右守秩,相逢笑顾,错身礼让,无论是拎包的、提篮的、推车的、挑担的、走街的、串巷的、叫卖的、说唱的……真个是男子举步自然,女子移足袅娜,武士昂扬雄健,缙绅端敬恭肃,少年天真烂漫……直叫寿陵余子爱慕得五体投地,心下说:俺先把这各色人样儿的走路法子都学下来,然后再糅合成一团,准能创出个天下“独步”……他这理论一冒头,立马儿就实践,不由自主地学了起来,只见他一番男人步,几回女人行,转而少年颠儿,又跟着武士身后动,再端起缙绅架子……学呀,学呀,孰料寿陵余子不仅越学越不成个样子,更攒不起独家步法了,学到后来,竟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都学得没有了。你信不信,寿陵余子竟然不会走路了!据说他是爬着回到寿陵老家去的。

所以,他的寿陵小哥儿们不说他是“邯郸学步”,总笑他是“寿陵失步”。
听故事的人会问,学步,不就是学走路吗?那是小婴儿的事,干吗要去邯郸学呢?真是多此一举。说故事的劝您,先别急着打岔。邯郸学步,是古人庄周庄老头,在他的专著《庄子》“秋水”一节中讲的“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”的真事。当然了,您听我说完后,信不信,那就大车拉宝贝——全载(在)你了。

既然故事扯到了邯郸,自然得给您先磨叨一下这个地方。邯郸这俩字,您若听着陌生的话,不妨翻开中国地图,在河北省的最南头,与晋、豫、鲁三省临边的那座斑驳的古城便是。这座古城,在战国那阵子可了不得,用俩字儿褒美它——辉煌!那可真是七雄之中威声赫赫的赵国的都城,太行东麓南北大道上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!打这条南北通衢过往的行人没有不艳羡它,赞叹它的,全都异口同声地叫它赵王城。但见此城城高墙厚,滔滔滏阳河似玉带缠腰,拱卫着鳞次栉比的赵王宫室殿群,矗立于突兀宏展的夯基龙台之上,仿佛西向挥手在与太行峰峦争胜;特别是城南高耸入云、数台相衔欲飞的武灵丛台,更是吸引得行人远远地驻足翘首,疑似天堂即在眼前……

说起赵国的强盛与风光,就不能不说到赵武灵王的变法革新。赵武灵王是个魁伟英武且心雄四海的国主。他看到赵国地处四围强邻之中,深感国力弱则国运不保,要想强国就必须强军,强军就要图发展、求变化、谋特色,放胆走自己的路。为此他果断颁令。号召举国军民破旧立新,实行拿来主义,效法北疆边地少数民族实用剽悍的尚武习俗,脱长衫,着短衣,大搞胡服骑射运动;而他自己则率先脱去盛装华氅,穿起窄袖短衣,系革带、蹬皮靴,弃战车、跨烈马,驰骋演射。果然榜样的力量无穷,这国之元首一带头,国人是无分贵贱,还真就没个敢调猴的,无不争相竞习,个个全力以赴,很快民勤军勇,国力大增,疆域猛拓,国貌雄展,邯郸城更是日新月异,民风焕然。正如古诗所咏:“名都多妖(妖娆灵秀之意)女,京洛出少年。”正是由于这种成功的变革,致使兄弟民族孔武有力、自由奔放的游牧文化得以融入汉文明之中,才有了赵国的新气象、新风习,文化艺术也烂漫多姿。最显著的就像人们走路,因为衣服短了,不受羁绊,走起路来不仅步履轻盈矫健,易于劳作远足,而且仪态从容,倍显轩昂,在诸侯国中极受瞩目。再如,歌舞娱乐也变得欢快热烈,豪放旷达,被喻为“燕歌赵舞”,名噪当时。就连价值连城的“和氏璧”——羡死各诸侯王的稀世奇珍,都似长了翅膀,也飞到赵国来了。因此,四方文人学士争相前往邯郸,寻求发展。这样一来,就引动了燕国寿陵城的一个“傻”小子。

但见这寿陵小子,人样还算周正,着装也很光鲜,出手又满大方,显然家道不错,一路风风光光到了邯郸。可能是他忘带了护照、身份证什么的,住店时使了些银子,店方也就没那么认真,故而姓字名谁,填的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;也可能是老滑头著名的大作家庄周庄老汉,欲恶搞八卦,揭人隐私,耸视听、逗眼球,想赚高稿酬,又怕侵犯人家的名誉权,惹上官司,就留了一手,没敢讲出实名真姓,只说是“寿陵余子”以搪塞本主。所以,我们视这“寿陵余子”四个字,不妨可以理解为寿陵小伙子中的某一个,大概是个介于成年或尚未成年之间的一个半大小子。总之,这位寿陵余子挺难缠,各色得很,见什么都觉得总是人家的好,自个儿的就跟穿破的旧鞋——不能提。因此,他干啥都先要瞧瞧人家,老想着跟人家学。邻居家养只猫,他瞅着就像是头猛虎,威风!隔壁儿喂了只公鸡,他怎么看都觉着似凤凰,富态!结果他嫉妒得不行,到了儿弄了一大群猫,买了满院子大公鸡,闹得家里猫窜鸡啼,吵得爹娘不得安宁。这还不说,就说穿衣戴帽吧,他见男人披肩扎带的蛮精神,也学着装扮起来;又见女人艳服丽裙更亮眼,忙不迭做一套穿将起来;瞧小孩子戴个虎头帽怪喜兴,也弄一顶扣脑袋瓜子上;又瞅老头拄根拐杖摇摇摆摆的挺有趣儿,就变方儿淘换来一根,拄着满世界晃荡……结果越捯饬越不成个人样儿,可他自己却像猢狲捡个草帽戴——美得不行呐!

如今,寿陵余子终于走进了超乎自己想象的梦幻般的邯郸城,住的又是星级大酒店,心里那个恣儿呀,真可说是小刀拉屁股——开大眼了!一想到自家住的那个弹丸大的寿陵城,跟这邯郸一比,简直是萤火虫拜月亮,可怜那点儿光哟!现在他是真服气了,难怪他开party时,酒肉哥们儿能耐梗讥笑他:“在寿陵你狂,可井底蛤蟆又见过多大的天?你没听说,咱南边赵国赵王城邯郸,那才叫阔!一百个寿陵也抵不了人家一个城旮旯大。不说那里房子盖得顶了天,就说那街道,听说都是里许宽,平得跟镜面儿一样。人走在上面,那叫一个好看,比跳舞还精神!”一听说走路比跳舞还好看、还精神,这可叫寿陵余子真动了心,他心说:人要有派,走路得帅。俺要是学会了邯郸人舞蹈样儿精神的走路法,凭俺这亮盘子、俊身板,再回来,怎么着也算个海归呢!到那时咱街头一亮相,走两步,不说在燕国拔头份儿,在寿陵肯定是精英头一号……心志一决,去意即定,寿陵余子不管爹妈怎样舍不得宝贝儿子留学远游,他们说啥他都这耳朵进那耳朵出,临了,使了些手段,从老子的“有限公司”里弄出笔钱,踏上了异国学步之路……

在邯郸,寿陵余子好吃好喝好玩地很享受了一阵子,自然也不会忘了自己此行的终极大目标——学步!为了学步,寿陵余子还真不含糊,一根筋通到底,那工夫下的!首先,他找了个可心的地方,在离胜境丛台里许远的波光粼粼的沁河石拱桥头,一株硕大的绿柳树阴下扎住脚;随后,置办了防雨帐篷和足够的酒水及方便食品。面对傍河平行伸展的繁华市街,寿陵余子只恨爹妈没生得他像二郎神多长一只眼,害得他脑袋跟拨浪鼓似的,追着桥上如鲫的行人,街面沸腾的人潮,摇来摆去,瞅得他头晕眼花,颈项生疼,两三天没敢动窝儿,愣没找到一个标准的学步模特。要说寿陵余子就是好样的,人家脑袋可不是榆木疙瘩,没等下锛凿就开了窍儿。他觉得虽然人流熙攘,穿行如梭,可人们行走往来上下有序,左右守秩,相逢笑顾,错身礼让,无论是拎包的、提篮的、推车的、挑担的、走街的、串巷的、叫卖的、说唱的……真个是男子举步自然,女子移足袅娜,武士昂扬雄健,缙绅端敬恭肃,少年天真烂漫……直叫寿陵余子爱慕得五体投地,心下说:俺先把这各色人样儿的走路法子都学下来,然后再糅合成一团,准能创出个天下“独步”……他这理论一冒头,立马儿就实践,不由自主地学了起来,只见他一番男人步,几回女人行,转而少年颠儿,又跟着武士身后动,再端起缙绅架子……学呀,学呀,孰料寿陵余子不仅越学越不成个样子,更攒不起独家步法了,学到后来,竟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都学得没有了。你信不信,寿陵余子竟然不会走路了!据说他是爬着回到寿陵老家去的。

所以,他的寿陵小哥儿们不说他是“邯郸学步”,总笑他是“寿陵失步”。

哈哈大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不够精彩?
上一篇 : 寂寞高手
下一篇 : 病笺
哈哈大笑(hahadaxiao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哈哈大笑 hahadaxiao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759号-8